皇兄何故造反?_第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1/3页)

    ??朱祁钰微微颔首,道:“今日召开朝会,第一件朝务,是廷推六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都督京营提督大臣。”

    ??说着,朱祁钰停了停,开口叫道:“吏部尚书何在?”

    ??王直大步上前,拱手道:“臣在。”

    ??朱祁钰道:“此番廷推六部尚书,由尔代本王主持!”

    ??王直拱手领命,转过身对群臣道。

    ??“今日廷推六部尚书共二人。”

    ??“其一,户部尚书候选者三人,户部侍郎沈翼,工部侍郎周忱,左副都御使王曜。”

    ??“其二,兵部尚书候选者三人,兵部侍郎于谦,刑部侍郎江渊,大理寺卿俞士悦。”

    ??“以下为六人履历”

    ??有明一代,廷议是决定朝廷国政最常用一种方式,也是最正式的方式,一般来说,廷议所涉及的事务,都是国政大事,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

    ??不过今上登基之后,因其幼弱,渐渐变为由和负责廷议事项的六部尚书代为主持,并逐渐形成定制。

    ??廷推作为廷议的一种,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

    ??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

    ??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现场公布结果。

    ??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

    ??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

    ??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

    ??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

    ??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

    ??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

    ??九卿当中又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

    ??这么一会工夫,王直已经读完了几个候选大臣的履历。

    ??随即,在礼官的指挥下,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臣,依次上前,将自己的意见投入早就准备好的箱中。

    ??过程漫长而无聊

    ??朱祁钰就这么看着,心中却不由得叹了口气。

    ??见微而知著,从这场廷推便能看出,勋戚的势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要知道,作为朝廷最正式的任命程序,廷推的权威度无可置疑。

    ??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廷推已经渐渐成为了臣的专用程序。

    ??不知从何时起,廷推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廷推武臣,则由在京三品以上所有的武百官参与推选,但是若是廷推臣,则只需要三品以上的臣参与推选即可。

    ??会推亦是如此,若是会推五军都督府都督,则由五军都督府实职都督及都督同知,会同九卿推选,但是若是会推七卿,则只需九卿参与即可。

    ??到了明后期,则更加离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