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新式织布机 (第3/3页)
那些夫妻也不用分居两地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娘子真聪明。而且现在作坊园里男女失调,不少年轻的伙计虽然待遇不错,要在作坊园里安家却不容易,到时候纺织厂出来了全部招女人,这样也能提高女人在家里的经济地位了。”方炎笑着说道,然后此事就算是定下来了。而且这飞梭织布机虽然效率高,但是本身的造价却并不高,全部都是木材制作的,除了关键的弹簧之外,木匠师傅几天就可以做一台出来。所以办纺织厂的事情也顺理成章了。 一个月之后,作坊园里的纺织工厂就落成了,一共有一千架飞梭织布机,一台织布机只需要一个女工就可以了,不过为了减轻工作压力,所以方炎打算每一台织布机招聘两名女工,一下子就需要两千名女工了。一个女工每天做四个时辰,也就是八个小时,因为飞梭织布机的产量高,远比在家里一个人织布的效率高,待遇自然也要好很多。特别是对于那些买不起织布机的家庭来说,到纺织厂工作的待遇要好很多,就连那些织布了十几年的老师傅也完全比不上的。 不过这些具体的事情方炎现在都不再负责了,纺织厂的落成虽然有不少事情需要做,方炎都交给了王二去打理,自己反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作坊园里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也是大唐工业的雏形,虽然跟后世发达的工业无法比较,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远远领先的,出产的商品更是远销到世界各地,而且作坊园的成功也带动了不少商人开始向制造业发展,各地的作坊园都相继出现了,工业拥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商人也不再仅仅是指那些运输商品获取利润的人了,出现了不少像方炎一样靠着扩大自己的产业发达的新型商人,而这对于平民的影响也很大,给了普通人更多的选择机会,除了种地之外还可以到作坊园里上班,特别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还可以把自己的田地租佃给别人来种,然后自己到作坊园里工作。 相比挣钱来说方炎更想看到一个强大的大唐出现,让大唐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文化知识就必须要领先,所以方炎当初就向李世民建议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上学,实际上这时代的识字率是十分低的,因为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根本没有那个能力,一直都是士大夫阶层所垄断的。就像历史上众多的名人一样,他们的出身十有八九都是士大夫阶层,平民想要出头也只有在战乱的时期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的垄断。 方炎现在拥有作坊园这个先进的赚钱机器,每天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可以,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收入都被方炎投资到了书院的建设中来,除了长安城北的青山书院之外,还在其它的城市里相继开办了书院,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书院的新式书院,里面的课程都是方炎自己编写的,所聘请的老师也不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儒,而是主攻自然科学一类的人才。 方炎知道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的,社会的进步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共同努力的,所以兴办书院也成了最好的办法了,现在青山书院里开设了物理,化学,地理,算术等等自然科学学科,实际上这些科学在这时代已经开始萌芽了。光是在书籍中有记载的就有不少,只不过大多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也没有分类开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而方炎做的便是将这些知识整理到一起,然后再加入一些自己的见解。超了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知识,如果都能学以致用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方炎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家产。 新学期的招生工作开始了,方炎忙完了纺织厂的事情,便又重新回到了青山书院里,这里才是他最看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