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节 (第2/3页)
是有望考上举人的,即使考不上举人,只是秀才的身份也是他们这个小家族里学问最高的水平,以后镇住这些个族人倒是足够了。而且他又是方安山的长子,以后要是继承族长的位置也算名正言顺。 这在众人心中本就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方安山说出来,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方安山又顺势说了一些最近家里的决定,众人就安静的吃完了饭。 吃好饭,方弛远就主动领着方弛星回了私塾,赵青春则拉着老张氏和两个伯母一起谈绸缎的事,即使绸缎是方弛远打折买的,她依然没提方弛远,只说是李老先生送的,至于李云长为什么会送绸缎,而且一送就送这么多,老张氏和两个伯母都是没有问。 二月十六,在家里多呆了一天陪着赵青春做了些小活,午时方弛远就跟着方喜延又回了溪山县,他们这些准备参加乡试的考子如今在县学基本上已经停课了,只有觉得哪个教习讲的确实不错,才会抽出一点时间去听听他的课。 没事的时候是最折磨人的时候,方弛远虽然有事,但也和没事差不多,看书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他几乎习以为常,但是把看书这件事变成定量定点的任务,多少让他有些吃不消。 好在有方弛林陪着他,而且方弛林过完年已经十九岁了,在溪山县这个年龄还没定亲已经算是大龄剩男了,所以这次考试方弛林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每天的努力程度让方弛远汗颜,如此他就跟着方弛林比着学,所以临近乡试的几个月中,方弛远也算颇有进步。 过渡章节,会不会有点啰嗦…… 第48章 意外之喜 在县学里消磨了几个月的时间, 方弛远看书有选择性的把琼朝主流的思想都整理了一遍, 又托着李青才找了这几年泷兴的科举试题和方弛林一起做了一段时间, 如此还有俩个月就要举行乡试了。 “我听人说今年的乡试要取消。” “听谁说的?”方弛远一愣,抬起头看向说话的赵铭舸, 科举是琼朝延续十几年的政策,是琼朝学子跻身仕途的敲门砖,从他了解的历史上看, 若不是发生战乱, 科举是不会轻易取消的。 “外面到处都传着呢,我刚才听几个教习私下里也是这么说,所以就来告诉你了。” “不会吧。”方弛远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科举是稳定朝堂的根基,要无要事, 不会轻易取消的。” “可是别人都在这么传啊。” 进入六月之后,天气热了起来, 地里的庄稼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 可是从五月开始,就已经一个半月没有下雨了,溪山县的百姓眼看下雨无望, 纷纷都开始担河里的河水去浇灌庄稼。 赵青春抬头看着头上刺眼的太阳叹了口气:“这雨什么时候才能下下来啊!” 烈日灼心,天上一眼望去连片云彩都没有, 方弛远到家的时候, 家里没有一个人, 在门口等了一会, 太阳照的人难受,他叹了口气就向着自家的麦地走去。 麦地离私塾大概二十分钟的路程,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忙忙碌碌一身泥水的人,方弛远看见他们就主动打了招呼,他们看见方弛远也强咧着笑回了方弛远的招呼,然后没有任何停留的转身就离开了。 方弛远又走了两步,看见有个人挑着水桶摇摇晃晃的走着,他赶忙上前扶了一下,看清楚人脸后,惊讶的喊到:“爹?” 方喜云今天没有穿长袍,一副庄稼人的打扮,衣服上和鞋子上都是没来得及干的淤泥,脸色也变的黝黑,方弛远差点就没认出来。 “唉。”方喜云笑着应了一声,方弛远赶忙把他肩膀上的水担挑下来,然后放到自己的肩膀上担着。 “娘他们呢?” 推辞拒绝了一会,方弛远和方喜云一起往前面走着。如今已经六月中旬,麦子本该已经成熟的季节,但是地里的麦子都干瘪衰败,没有一点成熟的样子。 “今年怕是不好过了。”方喜云叹息着走在后面,他本是教书先生,从小没做过多少农活,这些年做的活都没有这一段时间多。“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要旱死了。” “不是担水了吗?” “河里的水都要干了。”方喜云笑了一声说:“浇不完了,地里的麦子还没浇一半,不知道今年七月的收成会怎么样。” “可能有以前的七成吗?” “不好说,也许连两成都没有。” “两成?”方弛远有些震惊,“连交税都不够吧?” 他转念想了想又问:“发了旱,朝廷会免税的吧?” “谁知道呢?以前好像免过一半。” “免一半?” 方弛远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一亩地的收成,去除损坏去除税收,几乎就没有了。村里大概都是一家十几口的人,交税之后该怎么生存。 两人没走多久就来到了自家的麦地,他们家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