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1/2页)
她上一次过来还是将近十年前了。 庄上的管事也换了,原本是李管事他爹,现在已经换成儿子在管了。 祖母到来,谢易行同样出来迎接:“恭迎祖母。” “行儿。”宁王太妃见了幼孙,想起自己走的时候他才几岁,还由他娘抱着。 现在长大了,长成了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可是却坐在轮椅上,叫人看了就心疼。 这嘉定之乱的祸患,绵延到现在。 乱世不光百姓受苦,他们也一样逃不了。 祖孙见过,宁王太妃才去了自己的院子。 谢易行住的院子比较偏,十分安静。 府中其他人过来的话,一般还是住主院。 宁王太妃身边只有老人陪着,没有年轻丫鬟。 陪着她去修行都是老人了,五台山上面毕竟寂寞。 年轻丫鬟跟着去了就是荒废光阴。 一来庄子上,箱笼都还没下全,宁王太妃就动身去了妙华庵。 她是走路过去的,管事们说要陪着去,她也说不用。 身边就一个老嬷嬷陪着她走。 都是走惯了的路,不会认不得,也不会走岔。 去了妙华庵,一开门,静云师太就先行礼了:“见过太妃。” 宁王太妃受了她的礼,又回以居士礼,这才由身边的嬷嬷扶着进去。 她一边走,一边望着内里的景物:“我看着这妙华庵,还是同从前一样。” 静云师太说:“是。前几年一场火烧了两座院子,还是宁王府找人给修缮了,都是按着旧样子粉刷的。” 宁王太妃进来,听到熟悉的诵经声,再往旁边一看,就看到偏殿里有个小姑娘在抄经。 她的目光一落在这小姑娘身上,就觉得她亲切,觉得眼熟。 “夫人在看什么?”身旁的老嬷嬷见她停下,于是问道。 “你看。”太妃指着宝意给她看,“总觉得这小姑娘瞧着有几分眼熟。” 老嬷嬷辨认了片刻,说道:“奴婢瞧着也是,好似在哪儿见过。” 宝意在认真抄经,宁王太妃也没有过去打扰,先往主殿去了。 主殿中诸人诵经念佛,宁王太妃也跪在了蒲团上,同她们一起做这功课。 妙华庵的功课时间比别处长,等到结束之后宁王太妃站起来,就感到自己的腿都麻了。 老嬷嬷忙道:“奴婢扶夫人到处走走。” 宁王太妃点了点头。 她们又从主殿出来,一看偏殿,那个小姑娘已经不在了。 一主一仆于是往后院去。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宁王太妃年轻时熟悉的。 那时节太乱了,她们没有办法做什么,就只能是跟着来祈福。 宝意正在院子里,从腰间的小荷包里拿出了一把小米。 她把小米洒在地上,等着小麻雀来吃。 这是霍老的习惯,她觉得有意思就学了,抄完经就出来松散松散。 她看着小麻雀飞下来啄食小米,听见身后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回头一看,发现是位老夫人。 宁王太妃打扮是还低调的,看上去就是寻常的富贵人家。 宝意想,这大概是来这边上香的吧。 如今香火都聚集在灵山寺,也就只有这样的老人才会来妙华庵了。 她本来没在意,不过老夫人被扶着往这个方向来,宝意就又多看了一眼。 老夫人似是故地重游,只顾着看周围的风景,没有注意脚下。 她身旁的老嬷嬷也没注意,两人在下台阶的时候,脚下踩了个空! 旁边的老嬷嬷急得叫了一声“夫人”,可她自己也老了,也扶不住了。 “小心!”两个人眼看就要摔地上,宝意忙冲了过去。 这一刻在她眼中,两人摔的速度都感觉变慢了。 宝意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