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3/4页)
一样过日子。督练公所第一期五百名民壮,除了王二牛之外余者皆表现的很好,你们隆庄还有一个叫王大生的民兵,已经连续五天得到当日最佳表现奖,奖励的可是现金。” 围观的人群当中立刻轰动了起来,有人还忍不住兴奋的叫唤起来:“王大生呀?是我儿子呀,是我儿子呀!我就说嘛,我儿子肯定会有出息的。” 一时间有人夸奖有人嫉妒,大家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 袁肃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我们新军与滦州州府之所以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办民兵督练公所,可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为了找借口惩罚你们。如今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各地都有暴x动发生,要想有和平安定的生活,就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民兵也是兵,他们的职责同样是为了保卫一境安全。” 在袁肃说话的时候,在场众人很快安静下来,仔细聆听着他的话。尽管这些人都是没读过书的农民人家,可听完这番话之后大家还是很容易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第84章,以理服人 袁肃继续说道:“督练公所招募的民兵全部都是各位父老乡亲的亲属子弟,我相信诸父老乡亲同样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亲属子弟散漫松懈、没有进取心。没有纪律的队伍,不仅办不成任何事,甚至还会反过来祸害邻里。而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会亲自来来处理这件事的原因,我绝对不希望我训练出来的队伍是窝囊废。” 老百姓们对袁肃所说的话是半懂半不懂的状态,不过他们现在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眼前这位大人并不是在故意刁难他们。至于王二牛的事情虽然值得同情,可毕竟是犯了错,要想安安稳稳在训练营里混一口饭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老实听话,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即便留在家里也只会碍手碍脚。 “袁大人说的有道理,咱们就应该听袁大人的。” “对啊对啊,官家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咱们就应该认认真真的办事。” “这跟花钱雇人是一个道理嘛,对不对?要是不认真办事,那就得挨罚。” 听到同乡们这么说,王家兄弟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王二牛则更是面如死灰。 袁肃没有再继续在这里逗留,他招呼郭文远先带着王二牛离去,自己则又回过头来对王二牛的大哥和弟弟说道:“你们不必担心,此事我会酌情处理。” 这句话多多少少有几分安慰作用,王家兄弟连声道谢了一阵。 从隆庄离开之后,袁肃一行人回到镇子上,赶了许久的路未曾休息,他在镇子上找了一家小茶馆让郭文远等人先休息一下。一开始王二牛紧张的不敢落座,只是表情局促的站在一边,在袁肃的要求之下对方才勉强坐了下来,依旧是一副浑身不自在的样子。 袁肃让郭文远点一下茶点,随即向王二牛问道:“你爹的病况如何?” 王二牛没想到袁肃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本以为对方会直接审问关于私自离营的事。一想到老爹的情况,他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伤感之态,低沉的说道:“我爹原本就有旧疾,天气一冷病情就复发,这两天天气暖和一些原本好多了,只可惜昨天与他人发生争执,一下子又出了事。唉,我爹都六十好几的年事了……” 袁肃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请大夫诊断过没?” 王二牛摇了摇头,脸色更加苦闷起来,他说道:“庄子上没大夫,之前请镇子上的郎中看不出什么结果来。听人说还得去城里请西医来诊断,可是西医出诊原本就贵,如今天气冷还要加收路费,我们家出不起这个钱,只能让爹先熬着,看看开春后是不是能好一些。” 袁肃很清楚眼下中国的医疗保障,几乎与二十一世纪很相似,没有钱就没有保障。对于很多穷苦人家来说,得了重病能熬一天算一天,熬不过去也只能听天由命。 就在这时,茶肆的活计端上来一些热汤包茶水,再众人面前的桌子上一一停摆妥当。 郭文远提起茶壶先给袁肃倒了一杯,一旁的杜预则给其他人一一倒满茶。 王二牛甚至都不敢多看一眼桌面上那些香喷喷的汤包,只是低着头一个劲的咽着口水。 袁肃看了王二牛一样,随即将自己的茶水推到对方面前,又把一笼子汤包拿了过去,说道:“你不必拘谨,吃吧。” 王二牛忍不住抬起头惊诧的看着袁肃,吞吞吐吐的道:“大人,这,我,这……” 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