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9/17页)

,要“留下来看一看再说”。
  这一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确实消息了。原来会试考三场,自三月初八头场进场,至三月十六日三场“放牌”,以后十天便是房官阅卷、荐卷,自三月廿六、七起,房官职司已了,此后一直到四月初五预定进呈前十本,恭候钦定为止,这十天便都是四总裁定去取的日子。刘逢禄惦念龚定庵、魏默深两卷,寝食不安,却又苦于不便打听。因为试卷弥封誊录,何以独独关心某省某号卷,可知必有关节。言官据此参奏,刘逢禄如说是凭他的眼力所断定,这个理由不能成立。科场案中对试官的处置特严,轻则遣戍,重则大辟,是必须非常慎重的事。
  到了四月初六,进呈的前十卷发回,大局已定,可以开始打听了。不想龚、魏两卷,双双落第。据说原因不是他们的文章不好,相反的是太好了。尤其是魏默深的王道策论,精警冠场。但四总裁都奉到首辅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的指示,务必要取录谨饬安静之士,文气恣肆汪洋、不中绳墨的,一定不安分,将来会成为朝廷的大患。而龚定庵、魏默深正就是此辈心目中的“不中绳墨”之士。
  刘逢禄的哀痛无可言喻,不独是为龚、魏一掬伤心之泪,想到他外祖父的往事,暗伤乾嘉盛世绝不可复见,因为当今道光皇帝完全不像他祖父高宗纯皇帝。刘逢禄一直记得他祖父跟他谈过的一个故事,庄存与在乾隆十年榜眼及第后,四迁而为内阁学士,乾隆廿一年外放为直隶学政。
  学政管一省的童生与生员,直隶由于有满洲、蒙古的童生,父祖往往是八旗贵族,所以这些饱饮膏粱的纨绔子弟,桀骜不驯,出了名的难管,怕事的学政,往往忍气吞声,任由此辈胡闹。但庄存与却毫不姑息,按试时,临场搜检,而且严禁枪手传递,场规严格异常,便有满蒙的童生,借故起哄闹场,庄存与为言官所劾,部议革职。
  高宗准是准了吏部所议,但内心里颇为怀疑。而且一向知道满蒙童生放纵不法,因而下令亲自复试,果然搜到了夹带的文字。这是犯罪的,尤其是皇帝亲试,敢于舞弊,情节更是非同小可,当下特派大臣审问。
  其中有个满洲的童生,名川海成,平时为父母娇纵惯了,不知王法为何物,居然在堂上对问官说:“你们觉得我们有罪,何不杀掉?”
  这话一传入高宗耳中,大为震怒,派侍卫传旨,立斩海成。此外查出当时闹场的还有四十三名,情节较重的三名充军到吉林,其余四十名“在旗披甲,不得更赴试”,这就是永远成为八旗的一名兵丁,封闭了他们的上进之路。
  庄存与的罪名当然也取消了,不但留任,而且本职由内阁学士升为礼部侍郎。由此又引出一段佳话。庄存与有个弟弟叫庄培因,字本淳,自负才华在乃兄之上,及至庄存与以一甲二名及第,庄培因很不服气,作了一首诗,结句是:“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以宋朝的宋郊、宋祁比拟他们兄弟,而以大魁天下自许。至乾隆十九年,果然中了状元,授职修撰。高宗便在这年——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乡试之年,特派庄存与、庄培因典试浙江、福建,兄弟联翩出都,各典一省,令人艳羡。
  但论人品学问,毕竟兄胜于弟。庄存与感于高宗的知遇,益励清操,这年典试浙江竣事,回京复命,巡抚送了极厚的一笔程仪,庄存与婉拒不受。于是改送了一顶暖帽——二品官是红顶子,最名贵的是用珊瑚所制。上路以后听差告诉庄存与,这颗红顶子是真珊瑚,价值千金。其时由运河北上,船已入山东境界,庄存与特派专差将这顶暖帽送回浙江。
  忆往视今,刘逢禄心想,外祖父庄存与如果生在今天,不是高宗那样的皇帝,也没有傅恒、刘统勋那类大臣,亦未见得有何作为。同样地,自己如果生在乾隆中叶全盛之时,龚定庵、魏默深就绝不至于荐而不受、埋没高才。
  那种伤时感遇的忧郁,久久不治,只有托诸吟咏,方能发泄,因而写了一首诗,题目是《伤浙江、湖南二遗卷》。刘逢禄不但经学义理得外家真传,辞章亦是高手,这首古风写得灿若云霞,第一段是称颂浙江人文之盛,以及他曾应一个浙江学政之邀,在幕府代为评阅文章的往事:
  之江人文甲天下,如山明媚兼嶙峋。盎盎春溪比西子,浣花濯锦裁银云。神禹开山铸九鼎,罔两俯伏归洪钧。锋车昔走十一郡,奇祥异瑞罗缤纷。
  刘逢禄在杭州时,寓舍在官巷口与西湖之间,临门一弯流水,万树垂杨,这条东西向的溪,水浅而澄洁无比,浣纱多在此地。“锋车”即为学使先驱之车,浙江共十一府,刘逢禄随学使按临,都曾到过,生童秀才的文章,已是“奇祥异瑞罗缤纷”,何况春闱的浙卷?第二段紧接着叙这年充会试考官的经验。
  兹登新堂六十俊,就中五丁神力尤轮囷。红霞喷薄作星火,元气蓊郁焊朝暾。骨惊心折且挥泪,拣时良吉齐肃陈。经旬不寐探消息,哪知铩羽投边尘。文字辽海沙虫耳,司中司命何欢嗔。
  “六十俊”下自注“浙卷七百余,独分得六十卷”,接下来专咏龚定庵的卷子,第三段转入魏默深一卷:
  更有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尤精选理跞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侍御披沙豁双眼,手持示我咨嗟频。
  这一句之下注:“湖南玖肆,五策冠场,文更高妙,予决其为魏君源。”在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